DNS的作用是负责将人类容易记忆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,几乎所有网站访问、邮件收发、API调用等操作都离不开它。然而,很多人修改DNS记录后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:为什么我明明修改了记录,却要等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真正生效?这背后其实就是DNS缓存机制在发挥作用。
一、DNS解析的基本流程
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,系统会经历一连串的查询过程:
1. 浏览器缓存:浏览器首先会检查本地是否保存了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。如果有,并且未过期,就直接使用,无需发起网络请求。
2. 操作系统缓存:如果浏览器没有缓存,查询会交给操作系统的本地 DNS 缓存,比如 Windows 的 ipconfig /displaydns 就可以查看。
3. 本地DNS服务器:若系统也无缓存,则请求会发往你网络服务提供商(ISP)提供的递归 DNS 服务器,它会去寻找结果。
4. 根DNS服务器 → 顶级域(TLD)DNS → 权威DNS服务器:若递归服务器没有缓存,它会按层级去查询,直到从权威 DNS 服务器获取最新记录。
整个流程看似复杂,但通常只需几十毫秒完成。而关键点就在于:每一层查询节点都可能缓存结果以提升解析速度。这就意味着,即便你更新了记录,旧缓存依然会在各个节点中存在一段时间。
二、DNS缓存机制的核心:TTL值
TTL是DNS缓存机制的核心参数。它定义了一条 DNS 记录在缓存中可以存活的时间,以秒为单位。例如:TTL = 3600 表示该记录会被缓存1小时;TTL = 86400 表示缓存 24 小时;TTL = 300 表示缓存 5 分钟。
当TTL倒计时归零后,缓存节点(无论是浏览器还是 DNS 服务器)才会再次向上级查询最新记录。因此,修改 DNS 记录后之所以要等待生效,就是因为旧缓存的 TTL 尚未过期。
举个例子:如果你的域名 A 记录原先设置 TTL 为 86400 秒,你修改后立刻访问,很可能仍被解析到旧IP。只有当 24 小时过去、缓存失效后,新IP才会逐渐被全球DNS节点更新。
三、多层缓存叠加效应
DNS缓存并非只有一层,而是一个分层体系。各层缓存都会独立计时,导致更新生效时间出现差异。
1. 浏览器缓存层:浏览器(如 Chrome、Edge)会根据系统 DNS 返回的 TTL 进行本地缓存,某些浏览器还可能设置额外的最小缓存时间。
清除方法:可以通过重启浏览器或在地址栏输入 chrome://net-internals/#dns 来清空缓存。
2. 操作系统缓存层:系统层缓存也会保存最近解析过的结果。
清除方法:
Windows: ipconfig /flushdns
macOS: sudo killall -HUP mDNSResponder
Linux: 重启 systemd-resolved 服务。
3. 本地递归DNS服务器缓存:这通常是影响最大的一层,因为全球各地的 ISP 都会缓存热门域名记录。假如某个用户的 DNS 服务器缓存还未过期,即便权威服务器已更新,他依旧会访问旧地址。
4. 权威DNS服务器无缓存:权威服务器只负责存储最新的权威记录,不会缓存任何上级信息,因此一旦更新,这一层的记录是即时生效的。
综上,修改 DNS 后“全网生效”的时间,取决于所有缓存节点的 TTL 过期情况。
四、TTL的设置策略:速度与控制的平衡
TTL 设置太长,会导致修改不及时;TTL 太短,则会增加查询负载和延迟。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需要根据场景灵活选择。
网站迁移或服务器切换前:建议提前 24 小时将 TTL 调小到 300 秒(5 分钟),待迁移完成后再恢复原值。这样能在切换时更快生效。
稳定的生产环境:可以设置较长 TTL(如 86400 秒),减少 DNS 查询次数,提高访问效率。
负载均衡或动态解析场景:建议 TTL 设置为 60~300 秒之间,以便快速响应节点变更。
五、为什么不同地区生效时间不同?
很多人会发现:在国内访问是旧 IP,但国外访问却已经变成新 IP。这是因为各地的 DNS 递归服务器缓存刷新时间不同,有的遵守权威服务器 TTL,有的甚至会“自作主张”延长缓存时间以减轻负载。
另外,一些公 DNS更新速度相对较快,而部分运营商的 DNS 更新周期可能更长。这就造成了DNS传播延迟现象——同一条记录在全球各地完全同步需要时间,通常为数小时到48小时不等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误区解析
问题一:修改后立刻生效,是不是缓存没起作用?
不是。可能是你访问的 DNS 服务器恰好未缓存旧记录,或 TTL 已过期,因此直接获取了最新解析。
问题二:我改了记录但别人访问还是旧IP?
这通常是对方使用的 DNS 节点缓存未过期,与网站本身无关。等待时间取决于之前TTL的长度。
问题三:DNS缓存能被强制刷新吗?
权威服务器上的记录可以立即更新,但各递归DNS节点的缓存无法被强制清除,只能等TTL到期。
问题四:CDN 是否也受DNS缓存影响?
是的。CDN 服务通常基于 CNAME 解析,也依赖 DNS。修改源站 IP 后,若CNAME缓存未更新,用户仍可能访问旧节点。
总结:缓存不是延迟,而是效率的体现。很多人觉得 DNS 缓存带来了困扰,因为修改后要等待,但事实上,缓存机制是DNS高速运转的基础。如果没有缓存,每次访问网站都要从根服务器开始解析,全球网络负载将指数级上升,访问速度也会大幅下降。DNS 缓存机制的存在,是一种在“实时性”和“性能”之间的平衡。只要理解 TTL 的含义,提前规划好变更时间,就能让网站迁移、解析调整变得更可控。
CN
EN